莞草依依,编织传统与当代文化记忆的纽带

2018-11-13

一草一织,疏远紧密,自在心中。莞草编织项目非遗传承人叶小玲正在非遗文化调研团队面前展示莞草编织技艺,她双腿垂坐,模具置于腿上,左右手飞快地完成篮子筐部层层叠叠的结构编织,交错勾连之间,动作娴熟。

一旁调研团队的成员们不禁发出哇哇声的赞叹,这俨然是一场手工艺人的技艺表演。看似平平无奇的莞草,在传承人的手中成为精美且独具自然气息手工艺品。

(莞草编织项目非遗传承人叶小玲正在展示莞草编织技艺)


万物有灵,莞草依依

先秦时期的《诗经·小雅·斯干》有云,“下莞上簟,乃安斯寝”。意思是下铺莞草席上铺竹席,方可安寝入眠。其中的“莞”便是用莞草制成的草席。据明朝天顺《东莞县志》记载,东莞之名,取自莞草,“县名,莞草名,可以为席,邑在广州之东,海傍多产莞草,故名”。

(东莞市展览馆展示古人进行草席编织)

莞草,作为东莞三宝之一,其种植和编织曾流传千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坐席,经研考后被证实为“莞席”。自南北朝的刘宋时期开始,莞草编织已为民间人士所制,这不仅是中华手工艺历史凝结的证明,也是民间传统文化的延续。传统的莞草编织工艺品多以家居用品为主:草席、坐垫、提篮、隔热垫、炉底席(即:进门时的脚踏垫)等,记载着居民生活方式的逐步演变。

(做工精美又带有自然气息的莞草编织工艺品)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凭借莞草的原产地优势,东莞的草织品大量出口海外,一度成为东莞的经济支柱产业,是东莞对外贸易的一张亮丽名片,起到沟通中华文化和海外文化的作用。

然而时代的巨轮在运转,璀璨的光芒不过转瞬即逝。因为经济结构的改变,国际水草市场滞销,莞草种植地域大幅减少,草织品逐渐被塑料制品取代,这门延续千年的传统手工艺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不忘传承,匠心依旧

如何将莞草编织技艺传承下去,是叶小玲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作为莞草编织技艺久负盛名的道滘镇本地人,叶小玲从七八岁开始就学习莞草编织技艺,自1978年高中毕业后,叶小玲就进入草织厂工作。那正是莞草织品的辉煌时刻,在草织厂工作,一个月能挣奖金300个公分,相当于24元的工资,相比种田工资高了好几倍。当时莞草的销量好,产量也大,能进草织厂工作是相当值得庆贺的事情。

直至1993年,莞草编织的产业光芒逐渐衰减,叶小玲离开草织厂,却没有停止对莞草编织技艺的传承。她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把莞草编织技艺带到东莞多家中小学,将做工精美的草织品亮相在每周的“非遗墟市”,跟美术学院的师生交流莞草编织的工艺创新,改造款式保守的草织品造型,更积极参与非遗博览会、世博会等各大展会,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示莞草编织的神奇魅力。

(莞草编织走进校园)

(莞草编织亮相2017阿斯塔纳世博会中国馆广东活动周)

“普通的莞草编织并不难,但没有模具是没法编的”,叶小玲一边说着一边将莞草穿进长银针中,使这根莞草固定在炉底席的模具之中,“莞草编织衰落后,模具大多遗失了,现在只能从留下的个别图片中,依葫芦画瓢复原了几个。要创新莞草编织工艺,也要考虑这些模具的设计了”,叶小玲说道。

(莞草编织项目非遗传承人叶小玲正在展示莞草编织技艺)


时代印记,记忆纽带

莞草编织兴盛时,道滘镇家家户户的人都会这门技艺。放学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编织炉底席已成为不少当地60后、70后的童年回忆,编织当时最受外商欢迎的熊猫、竹叶等图案,是孩子们课余时间的娱乐比拼。

更有一句玩笑话:“厚街濑粉道滘女人”,侧面表现道滘镇莞草编织的盛况。厚街镇的濑粉“白、嫩”的特点为人所共知,将道滘女人与厚街濑粉相提并论,正是突出道滘女人皮肤的白净,原因是她们常年室内进行莞草编织,不见阳光。

(莞草编织的盛况)

可是短短一二十年内,沧海桑田,莞草难以寻觅,莞草编织也此情可待成追忆。道滘镇60后、70后的后代们只听过爸爸妈妈偶尔追忆年轻岁月时谈到的草编琐事,他们甚至不知道炉底席的用途,不了解莞草编织技艺中的开编和花式,更不能体会莞草编织产业的鼎盛时期爸爸妈妈期待进入草织厂工作的迫切心情。

(炉底席)

衰落,不过疏忽之间。被遗忘的不仅是一门传世手艺,也是一辈人的青春记忆,一个时代的光辉印记。

调研团队的成员中有来自道滘镇的年轻人,对于他们来说,莞草,是编织着传统与当代文化记忆的纽带,跟随着传承人手把手学习莞草编织技艺,是莞草非遗研究的必经之路,更是难能可贵的寻根之旅。

(调研团队与莞草编织项目非遗传承人叶小玲合照)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 )


文字:卢琦欣

摄影:吴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