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新作!石龙百年洋楼办起当代艺术展

2019-08-22

近日,由东莞广州美院文化创意研究院、美行思远艺术教育主办,有光实验室协办的“石龙纪虚——物,眼对眼,残像”艺术展于东莞A级历史建筑邓氏民居正式开幕。“老洋楼里的当代艺术展”形式别开生面,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认识本土文化和接触当代艺术的途径,也吸引周边城市的艺术爱好者前来“打卡”。展览至8月25日结束,市民可免费参观。

▲展览现场

多样化的创作手段 个性化的艺术表达

此次展览由7位参展艺术家通过走访、采风、实地调研、访谈等多种手法穿梭于石龙镇的日常与非日常,通过摄影、绘画、装置、声音等多种形式,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为艺术创作。他们有的历时半年多次往返石龙,和担任不同职业、掌握不同手艺的人深入交流,从了解他们个人的历史来折射时代的样貌;有的在石龙进行为期两周的驻地创作,快速地感受和学习深厚的石龙人文风情,变奏出富创意的作品。艺术家在传统手艺、行业、建筑等客体中寻找共性与差异,将人文精神和时间轨迹扭合成当代的个性化表达。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主题“石龙纪虚——物,眼对眼,残像”,旨在挖掘本土文化的虚实两面,从人们关注的非遗传承人和手艺、观察与被观察的互为关系、时间概念下对个人历史的追溯——三个方面呈现石龙文化的不同面貌。

▲展览现场

巷子里的展览 看展等于一次城市的再探索

▲邓氏民居 拍摄者屋主胡凤萍

展览所在地邓氏民居位于石龙镇面街一巷4号,市民需要步行于石龙镇发迹的中山路老街,转入宽度一米多的巷子里才能进入展览场地。一次观展的行程也无异于一次城市的再探索,让市民以新的眼光看待我们身处的地方,重视起它的文化。邓氏民居始建于上世纪初,邓氏后人前往秘鲁国经商,颇为富庶,回乡后,兴土木,置房舍,建下一栋二层半带有天井的私家庭院,旧时石龙人称“洋楼”无人不知。屋内中西结合、采光明朗、风格朴雅。2016年,邓氏民居在石龙镇政府支持下进行重新修缮,现每月最后的星期日为公众开放日。

据策展相关工作人员李锐晶介绍,本次展览是对当代艺术如何深入社区并与传统建筑结合的探索,希望市民不仅可以欣赏作品,还可以了解作品与建筑结合的美,更可以思考建筑身处社区和城市当中的社会属性。本次展览免费对公众开放,从即日起至8月25日,每日10:00-12:00, 13:00-17:30,欢迎对文化、艺术、建筑感兴趣的市民前来参观。

【展览相关作品】

《中山路剧场2》,陈嘉屹,影像装置

将粤剧演员的“舞台”拆掉,把他们拉到在石龙最著名的中山路上,制造场景和人物产生冲突的瞬间,放大粤剧的戏剧性。

《进化论》,何浩晖,艺术装置

使用“德和兴”醒狮头的制作工艺来制作“新昌”狮鼓,呈现狮头和狮鼓之间如同俄罗斯套娃的演变进程。在制造“合体”的过程中,主力强调狮鼓(外形)和醒狮(工艺)两者结合在一起的非遗性质。

《放映机》,杨云杰,艺术装置

在和非遗传承人泉叔三番五次的交谈后读懂他的个人历史,寻找他之所以成为他的因缘,以他小时候临摹连环画“经营”街坊剧场手法,还原泉叔比小说还精彩的青年时期生活。

《转经》,李锐晶,声音装置

取材于东莞仅余的木鱼歌书摊,将疍家文化中的木鱼歌和佛教转经桶进行概念嫁接,以现代的乐器演奏传统的音韵。